尊重历史,把握现在,展望未来
会计要素有五个计量属性:历史成本、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和公允价值。
这五个属性如何理解呢?
简单来说,历史成本是尊重历史,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公允价值是把握现在,现值是把握未来。
1.历史成本
资产按照购置时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或者按照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对价的公允价值计量;负债按照因承担现时义务而实际收到的款项或者资产的金额,或者承担现时义务的合同金额,或者按照日常活动中为偿还负债预期需要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历史成本是实务中运用最多的一个计量属性。
举个栗子,龙猫和蓝同学开办的龙蓝工厂,10年前买下来一处厂房,耗费100万,那厂房的入账成本就是100万。10年过去了,龙猫工厂发展不见起色,但旁边被划做了经济重点发展区,这10年来工厂赚的钱都不如当时买的厂房增值的多。
但不管厂房增值多少,它的账面原值永远是100万,这也是历史成本计量的最大特点,它反映的是购置资产时所付出的真实代价,日后无论同类产品的市场价格如何变动,历史成本永远就是当初买回来所付出的代价。
2.重置成本
资产按照现在购买相同或者相似资产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负债按照现在偿付该项债务所需支付的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计量。
举个栗子,蓝同学在年末盘点工厂的存货时,盘盈了100件,没有任何凭据可以证明这些存货购入时的价值(这其实是废话,如果有凭据的话早就入账了,又如何会盘盈)。
盘盈的存货可不能就这么放过,分分钟可以冲减管理费用增加利润啊。蓝同学赶忙让生产经理估算以目前的生产条件自制这些存货的成本,这就是这批存货的重置成本。
3.可变现净值
资产按照其正常对外销售所能收到现金或者现金等价物的金额扣减该资产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计量。
举个栗子,蓝同学刚盘点完,审计团队就进场开始盘点了,由于龙蓝工厂生产的是高科技产品,技术更新速度极快,稍有不慎,生产的产品就面临过时淘汰的风险,所以审计团队十分关注存货的可变现净值,看是否需要减值。
审计在盘点到一批MP3时,错愕地问龙猫,现在还有人用MP3?
龙猫引经据典,想以消费者的复古心理来说服审计我们龙蓝工厂的MP3不是卖不出去,而是为了像茅台一样囤货居奇,审计用一种关爱智障的眼神看着龙猫,默默在可变现净值一栏里填了0。
被淘汰的产品不配拥有可变现价值。
4.现值
资产按照预计从其持续使用和最终处置中所产生的未来净现金流入量的折现金额计量;负债按照预计期限内需要偿还的未来净现金流出量的折现金额计量。
举个栗子,龙蓝工厂准备扩大生产,需要购买设备,奈何钱包比脸都干净,于是龙猫君和供应商商议进行分期付款。需要购买的设备当下价值100万,龙猫和供应商签订的协议为分期十年,每年支付15万,合计支付150万。
那应该拿150万作为入账成本吗?
当然不是,通货膨胀的预期下,现在的100万和10年后的150万价值能一样吗?
所以,考虑资金的时间成本,将未来10年分笔支付的钱按照一定的利率折现到今天,以100万的现值入账。
5.公允价值
公允价值是指市场参与者在计量日发生的有序交易中,出售一项资产所能收到或者转移一项负债所支付的价格。
再说回龙蓝工厂10年前购买的厂房,当年购入成本100万,现在周围发展起来了,房地产市场也很活跃,根据周围成交单价,目前厂房市值1000万,那1000万就是龙蓝工厂厂房的公允价值。
有老铁可能会疑惑,公允价值和重置成本有什么区别?
他们的区别要分情况看待:
(1)对于单纯从市场上购入的资产而言,两者金额可能相等,当然前提仍为该资产是在熟悉情况和自愿双方的公平交易中取得的。比如龙蓝工厂的厂房,现在的公允价值和重置成本就是相同的。
(2)对于产成品等企业自制资产而言,其重置成本一般要低于公允价值,因为后者往往还包括了卖方的利润。比如龙蓝工厂盘盈的存货,重置成本肯定是低于市场上的公允卖价的,如果等于或者大于,那龙蓝工厂就是卖一件赔一件,可能需要改名为瑞幸工厂才能继续融资填上买卖价倒挂的窟窿。
欢迎各位老铁点赞+在看+转发,你们的“真爱三连”是我们创作的不竭动力!